1950年,听到李讷唱歌,毛主席亲自修改一个字,成为经典传唱歌曲
1950年6月,北京西长安街的一间录音室灯光通明,华北军区八一小学近百名少先队员站成两排,面前是从苏联引进的大型开盘式录音机。指挥棒一落,稚嫩而清亮的童声冲破麦克风——这支歌上一分钟还叫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》。同一时间,在中南海丰泽园的院子里,李讷放学归来,
1950年6月,北京西长安街的一间录音室灯光通明,华北军区八一小学近百名少先队员站成两排,面前是从苏联引进的大型开盘式录音机。指挥棒一落,稚嫩而清亮的童声冲破麦克风——这支歌上一分钟还叫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》。同一时间,在中南海丰泽园的院子里,李讷放学归来,
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……共产党,辛劳为民族,共产党,他一心救中国……”9月9日,在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”革命歌曲纪念馆,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17名大学生激情澎湃的歌声穿越时空。从烽火岁月到盛世今朝,战火中诞生的音乐,如淬火的利刃,更似激昂的号角,穿透80
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……共产党,辛劳为民族,共产党,他一心救中国……”9月9日,在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”革命歌曲纪念馆,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17名大学生激情澎湃的歌声穿越时空。从烽火岁月到盛世今朝,战火中诞生的音乐,如淬火的利刃,更似激昂的号角,穿透80
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。共产党辛劳为民族,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,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,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……”这首脍炙人口的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,诞生于我的家乡——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。
9月3日上午,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,阅兵开始前,3000名高校学生组成的合唱团演唱暖场歌曲:《松花江上》《在太行山上》《保卫黄河》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。
长影集团与吉视传媒联合创作出品了首部AIGC大银幕、超高清微电影《音符中的密码》,在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期间举办了首映式。
在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,《松花江上》《在太行山上》《保卫黄河》等经典曲目,由联合军乐团与合唱团现场奏唱,再次将人们的思绪拉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。这些镌刻着民族记忆的抗战曲目,不仅是旋律的传承,更是无数先辈用热血书写
2025年9月3日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。天安门广场,五星红旗在晨曦中升起,抗战老兵后代、青年学生与各界群众同声高唱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。当“共产党辛劳为民族”的旋律撞击着纪念钟声,历史与现实在同一频率上共振——这不仅是一